新闻资讯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 >> 新闻资讯 >> 公司新闻  
转自农民日报:“从外出包地到回乡制种的反转”——中江种业落户阜宁,“县企共建”凝聚发展新动能
文章来源:农民日报    新闻发布日期:2023-04-11    浏览次数:2314

曾道网站正版资料免费大全


从外出包地到回乡制种的“反转”

——看江苏阜宁县如何聚力打造种业强县
农民日报·中国农网记者 陈兵 实习生 李晓晨


  曾经,一组数据让江苏省阜宁县的种业人感到自豪又忧心:全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常年稳定在3万亩以上,但本土制种企业在县外的基地面积总和却超过县内近1倍。

  如今,长期外出创业的种业人纷纷回乡。仅2022年,全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就从3.6万亩增加到了4.3万亩,且数字还在不断增加。

  是什么促成了这一“反转”,让国家级制种大县的品牌更加自信自强?春耕备耕时节,记者来到阜宁,进企业、走基地,所见所闻,令人振奋、引人深思。



  “龙头”落户——




  “县企共建”凝聚发展新动能


  阜宁地处黄海之滨、苏北平原,是徐淮、里下河、沿海三大农业区交汇处,生态环境优良,自然隔离条件好,适宜杂交水稻制种。

  20世纪70年代,阜宁开始尝试杂交水稻制种,并很快风生水起。1997年阜宁被授予两系杂交水稻中试基地,2013年成为首批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,2017年至2021年获国家级制种大县奖励资金5000万元。种子外销湖南、广西等10多个省份和泰国、非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
  喜人的成绩并非一蹴而就,而是阜宁历届县委、县政府高度重视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,在提升基础设施、优化政策扶持、健全产业链条等措施上高位推动的结果。目前,全县已建成高标准制种基地2.4万亩,“孵化”出7个本土制种企业,带动1万多户农民参与土地流转、800多人就近就业。

  种业翻身仗是一场攻坚战,更是一场持久战。如何用足用好奖励资金,撬动多元社会资本投入,让基地更优、企业更强、农民更富,成为阜宁种业持续发展的“必答题”。

  “过去受生产条件、仓储能力等因素制约,制种企业很难积聚在本土形成产业的规模优势,所以大家不得不‘各自为战’,外出包地制种。”阜宁籍制种人、江苏辰裕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查亮亮说,公司近万亩制种基地分布在全省9个县区,小而散的局面从根本上限制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
  2020年,阜宁依托地理优势和产业基础,招引全国首批、全省首家国家级“育繁推一体化”种业企业曾道网站正版资料免费大全(以下简称“中江种业”)落户,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龙头企业资源整合主导作用,集中力量开展现代化、智能化种业基地共建。

  “龙头企业的资金实力、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都是我们迫切需要的。”阜宁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陈学建说,中江种业作为全省种业企业的“头部”企业,有利于带动本土种业企业在规模体量、科技含量等方面全面优化提档,形成种业发展“矩阵”,促进全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做大做强、做精做深。



  打造“标杆”——




  要素升级拓出发展新空间


  近日,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印发通知,公布2020-2022年全省农业农村重大项目省级示范项目名单,阜宁县江苏中江种业智慧农业示范园种子加工仓储项目榜上有名。项目配套标准化10吨/小时种子加工线两条,常温仓储库近3000平方米、低温冷藏库4000平方米,可储存杂交水稻种子约500万公斤。

  走进中江种业阜宁基地的加工车间,只见喂料区、混样区、清选加工区、全自动包装区、立体自动化货架区等种子加工功能区分布有序,现代化的生产设备、控制系统繁忙地“工作”着。公司副总经理查军民指着风筛选和比重选设备介绍,选种工艺事关种子加工质量和产能,公司选用的都是全球先进的水稻种子清选设备。

  “项目计划总投资1亿元,其中企业自筹资金占比近8成。从加工车间自动化程度到仓储库标准化程度,再到基地整体建筑的实用性和外观性设计,都是奔着全省乃至全国‘标杆’来打造的。”如此“豪华”配置是否值得,查军民仅围绕设备升级就给记者算出了3笔账。

  首先是人工成本账。种子加工季节性强,“用工荒”几乎年年上演。全自动生产线投入使用后,8台包装机就可替代64个劳动力,整个车间只需要7个技术员就可以运转,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。

  其次是市场效益账。阜宁本土的制种企业加工能力普遍较弱,种子一般需运到外地精加工后,再分发给经销商,既增加了仓储、物流等成本,更导致种子上市时间延后,市场效益下降。通过智能化种业基地建设,目前,县内所有制种企业均可在本地实现种子高质量精加工,促进种子的市场占有率持续提高。

  最后是产业集聚账。种子加工能力的提升,也为制种面积的扩大提供了条件。2022年,全县杂交水稻种子销售额达1.1亿元,产业规模效应、集聚效应逐步显现。

  “并非每一个制种大县都有这样的加工能力。”江苏省盐城市杂交水稻种业协会会长王有保说,阜宁正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,实现了种子从单一生产到精加工的跨越,并以此为引擎撬动全县种业产业朝着规模化、机械化、品牌化、链条化方向快速前进。



  联农带农——




  “种粮一体”构筑发展新格局


  阜宁大糕历史悠久,因乾隆称赞,得名“玉带糕”,从此名扬四海。而同为区域特色农产品的阜宁大米,却一直声响不大。陈学建说,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全县常规稻种植品种“百花齐放”,大米品质难以把控。虽然县里年年进行主推品种发布,但效果并不理想。

  “在大米品牌的‘地域概念’中深植‘品种内涵’,加快推广适合阜宁、品质好、产量高的常规稻品种是当务之急。”陈学建说。

  2022年,中江种业根据阜宁的气候、土壤、生态条件,重点在当地繁育了两个自有常规水稻品种。一个米质优、口感好、单价高;一个好种、好管、产量高,俗称“懒汉稻”。两者优势明显,互为补充。

  好品种如何实现有效推广?中江种业总经理蒋红云认为,加强优良品种推广应用,净化种子市场,政府和种业企业须共同发力。就企业而言,探索建立从种子生产、供应,到大田标准化种植,直至稻谷收购、加工、销售一体化发展模式是趋势,也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。

  在中江种业主导下,“种粮一体化”发展新模式在阜宁应运而生。凡农户购买中江种业在阜宁当地主推的常规水稻品种,种植过程中,由公司提供相应的栽培技术规程和社会化服务,水稻收获时,公司再根据市场价或高于市场价回购,以此打消农户购种顾虑,保证种粮收益,提高品种统一率,振兴阜宁大米品牌。

  种粮有赚头,农民才有劲头。“散户由于没有仓储能力,往往享受不到粮食错峰销售、价格上涨带来的红利。”蒋红云说,公司回购农户水稻后,当年会拿出加工销售利润的一半进行二次分配,反哺购买优质种源的农民,实现从卖种子到“送”种子给农民的转变。

  阜宁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乃宁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:在“种粮一体化”模式推进下,农户种粮每亩地至少可以增产100斤,收入也会相应增加130元左右。公司联农带农进一步增加了种粮收益,降低了种粮成本。这一加一减间,种粮农民的底气更足了、信心更满了、“钱袋”更鼓了,为粮食安全所作的贡献也更大了。


农民日报:从外出包地到回乡制种的“反转”——看江苏阜宁县如何聚力打造种业强县

曾道网站正版资料免费大全   版权所有  苏ICP备18031333号    网警备案: 苏公网安备 32011602010191号 

民企账款、农民工工资拖欠投诉电话:83245388     83327150         设计制作:美胜美图  pan r y  


防伪查询 OA登陆 二维码